“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,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”。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航中国100天,呈现出我们党自身建设和治国理政的新局面新气象。从高效务实、新风扑面的文风、会风,到轻车简从、深入基层访贫问苦;从“老虎”“苍蝇”一起打的锐意反腐到抵制“舌尖上的浪费”——“八项规定”出台不到3个月,人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了转作风不是虚晃一枪,不是走过场做样子。刚刚过去的蛇年春节,清新朴素之风兴起便是明证。
“打铁还需自身硬。”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明确指出,定规矩,就要落实一些已经有明确规范的事情,就要约束一些不合规范的事情,就要规范一些没有规范的事情。规矩是起约束作用的,所以要紧一点。对共产党人来说,以自己被约束的“不舒服”换老百姓的“舒适度”,是天经地义的事。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,“人民”大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,党的宗旨和性质决定了党员干部是为百姓服务的公仆,老百姓才是国家的主人。“公仆”二字,是共产党的干部与“官老爷”的根本区别。
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“领导就是服务”,就是“主”“仆”关系所决定的。举过拳头宣过誓的党员干部,既然是公仆,必须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理当“利归天下,誉属黎民”;既然是公仆,权重一分,不受约束的“自在度”和不负责任的“舒服感”就应该减一分,才能提高老百姓的舒适度、满意度。通过立规矩,以硬性的权力约束确保党员干部严于律己、忠于职守、勇于担责,人民群众就会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被服务,实实在在地享有主人的尊严和幸福。
值得深思的是,有些群众深恶痛绝的歪风邪气,领导干部其实也心知肚明,却往往安之若素、熟视无睹。这种怪象的出现,从根本看,问题还是出在规矩上。有的是制定了规矩却悬在空中不落实,中看不中用;有的是规矩不如变化快,有些领域成了监督的空白。而更多的漏洞在于规矩太松太软,“牛栏关猫”成摆设。
规矩是起约束作用的。再响亮的规矩如果起不到约束作用、警戒作用,也不过是田间地头的稻草人而已。要避免“牛栏关猫”,就必须把规矩立好,把自由裁量权压缩得小一点,把“牛栏”扎得紧一点、细密一点,使“猫”无缝可钻。从以往的工作看,大而化之、不痛不痒,看似“放之四海而皆准”却根本不“着调”,是我们不少规章制度流于形式、最终沦为“牛栏”的主要原因。
强调老百姓的舒适度、满意度,实际就是规矩的参照系问题。我们定的规矩是参照老百姓的现实感受和需求,还是以自我为中心,我行我素、自说自话,关系到规矩的现实针对性。而规矩一旦缺乏针对性,也是白纸一张。“八项规定”之所以赢得全党全社会的热烈共鸣,在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。各地各部门在改进工作作风、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中,都应当像中央制定“八项规定”那样,以人民满意为参照系,聚焦群众的满意度,把中央的精神和本地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,在上级出台各项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更具体、可操作的配套措施。只有这样,定出的规矩才有分量。
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说过,“令则行,禁则止,宪之所及,俗之所被,如百体之从心,政之所期也。”这就是后人所说的“令行禁止”的出典。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。有了好规矩,还要强化执行力。再好的规矩,如果不执行,还不如不做。强化规矩的执行力,首要的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对遵守规章制度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规矩紧一点,受规矩制约者自然会不舒服一点。但是,规矩的养成也是习惯形成的过程,由不自觉到自觉,由他律到自律,习惯成自然,最终成为一种习惯、一种品质、一种内化于心的价值理念。党员干部将规矩内化于心时,也就能够外化于行。
规矩的严明,不仅体现在执行的力度上,还体现在对冲撞、破坏规矩者的问责、惩戒上。对个别视规矩为无物、好大喜功、骄奢淫逸的党员干部,必须旗帜鲜明、毫不犹豫地予以批评乃至查处。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,我们应当时刻高悬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,“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”,确保人民当家做主,让人民切实掌握监督和约束权力的权利。唯此,党员干部才能常怀敬畏之心,一心为民,身有所正,行有所规,位高不擅权,权重不谋私,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凝聚民心,不负人民重托。